
近日,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监督所)正式推出“杭小清”主题徽章,为“无烟杭州”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文化活力。

作为今年5月亮相的“无烟杭州”品牌IP形象,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西湖的水精灵,造型为一颗萌态可掬的水滴,头部装饰着精致的三潭印月纹样,身披渐变的绿色外衣,整体形象恰如杭州的青山绿水,生动象征着西湖的清澈与城市的健康生态。
多年来,杭州的控烟工作成效显著。自2019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杭州已在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实现全面禁烟。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条例明确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并对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提出了禁烟要求。经过持续努力,全市成人吸烟率已从2008年的25.4%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18.52%,标志着杭州已提前达成“健康中国2030”的阶段性控烟目标。
控烟的紧迫性源于烟草烟雾对健康的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二手烟暴露没有达到安全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确定为人类1类致癌物质。对于咽喉炎患者、孕妇、儿童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敏感人群,接触二手烟甚至残留的三手烟,会带来包括哮喘发作、呼吸道感染、胎儿发育异常等在内的多重健康风险。每位公民都有维护自己健康的权利,这正是杭州不断加强控烟力度的重要原因,只有构建全面的无烟环境,才能切实有效地守护每一位不吸烟者的健康。
在此背景下,杭州市疾控中心日前推出的“杭小清”徽章,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温和而高效的参与方式。这些徽章可作为“无声提醒器”,通过佩戴在衣领或背包上,无需多言即可传递“请勿在此吸烟”或“我对烟味敏感”的明确信息。这种温和而有力的方式,使健康理念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推广。
杭州市疾控中心健教所所长王勐表示,推出“杭小清”徽章是希望借助文创力量,将控烟行动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它既是一种无声的劝导,能有效避免当面劝阻的尴尬,也是一种有形的标识,其胸前绘有由HangzhouNOSmoking构成的专属Logo,时刻传递无烟理念。
如今,杭州的控烟工作已形成“执法+倡导+服务”的立体化体系,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志愿者倡导和社区戒烟门诊等多元方式推进。“杭小清”的加入,为这座追求无烟环境的城市增添了又一抹亮丽色彩,让控烟宣传更加亲切、更具感染力。随着一枚枚“杭小清”徽章在市民中传递、佩戴,无烟杭州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入人心,共同守护西湖畔的每一缕清新空气。(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李军华)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