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青海省升级家庭医生服务,将65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范围,通过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实施慢病上门管理等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
2017年7月,青海在全省范围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自2023年以来,青海竭力做实“六个注重”,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截至目前,青海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300多个,签约覆盖率达70%,重点人群覆盖率86%以上。
近年来,青海各地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重心落到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上,通过调动家庭医生主动性和增强签约居民依从性,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进而实现签约服务由被动变主动,从量变转向质变。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医共体内签约居民健康数据共建共享,打通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诊疗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通道,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签约服务流程和履约服务内容,增加信息化应用场景。
同时,青海优先选用智能化手段为签约居民提供协议签订、网络问诊、健康咨询、预约挂号、慢病随访、双向转诊等服务,切实推动医防融合、医患携手。做实“签约有感”活动,用好家庭医生健康知识库,指导辖区做实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服务,电话联系每年不少于1次。按照时令节气对签约居民普及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每年不少于12次。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每年开展上门健康随访不少于1次。
今后,青海力推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促进养老机构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精准对接,规范签署并履行合作协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签约养老机构入驻的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签约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服务站点和家庭医生工作站。探索省级养老服务中心与老年病医院建立医养联合体的有效路径,发挥省级示范带动作用。
此外,青海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须规划预留医养结合功能区,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将服务延伸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幸福院,重点覆盖高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引导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在提供基础性签约服务的基础上,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个性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基础的医疗康养服务。(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天创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